悠然自得:廣東美食之細數早茶

作者: 老廣

記錄,交流,分享.. 網絡的世界沒有國界!趕快來發布你的美食故事吧

悠然自得:廣東美食之細數早茶

廣東的早茶文化源遠流長,又有著豐富的內涵。在廣東待久了,從廣州、深圳到香港,各式各樣的茶樓、名目繁多的茶水、製作精細的茶點,即便最初不諳其道,耳濡目染,也在漸漸在淺斟慢飲之中品出味道來了。

廣東人很會吃,有錢有閑的時候,吃吃喝喝從早晨就開始了,一道功夫茶,若干道茶點,淺酌慢飲間,談笑風生間,揮灑自如間,茶香淡淡間,消磨掉早晨的清閒時光。這早晨的概念,經過我身臨其境的體驗,最早也是上午十點了。當然,這只是一天美食生活的序曲,午餐、下午茶、晚餐、宵夜,接踵而至,以後慢慢介紹。在廣東待久了,不得不慨歎,廣東人充分的把北方稱之為“好吃懶坐”的不良習性,經過深刻的演繹,變成了享受生活的樂趣。

這樣的一天當然很享受,各色美食,風和日麗的天氣裏外出看看風景,逛逛琳琅滿目的購物中心,吃吃海鮮,品品下午茶,晚上朋友聚聚,海闊天空的侃侃。當然對我來說,這種生活,僅限於個別週末。平日裏還是日復一日的奮鬥,朝九晚五,來換得這樣的“浮生一日閑”。

平日OFFICE的生活,中午時分,同事一起去吃飯,也常去喝茶,當然,這時候,大家主要是為了填飽肚子,茶水就簡單得多,不過是最普通的茶位茶,一張點心單,圍著桌子劃一圈,十個人的午茶,二、三十道茶點。我們總結說,自從金融危機之後,由於整日彌漫的緊張氣氛和空虛的心靈,大家的食欲都明顯增加,人均的茶點份數已經由2份升至3份。

甭管鬧什麼危機,吃還是要吃,茶樓的生意依舊很火爆,週末喝茶,排號等位,茶樓外兩地牌的港澳車也漸漸增多,希望社會和民眾,都儘快從危機的陰影中走出來,積極的面對挑戰,樂觀的享受生活。

下面介紹幾樣最常見、最經典的:

豉汁蒸鳳爪,沒得說,每次必點,實在是很經典,也常常自我安慰,多吃鳳爪,美容又高升:)

蝦餃皇,一般都是各家茶樓的招牌,被冠以“皇朝蝦餃皇”、“金悅軒蝦餃皇”、“唐朝蝦餃皇”等等。外皮晶瑩剔透,蝦仁鮮滑肥嫩,不愧為經典之選。

廣東粥可不能錯過,文火煲煮N個小時,配料更是豐富多變,鹹雞粥、魚片粥、牛肉粥、豬骨粥、青菜粥……盡可能發揮想像力,天上飛的除了飛機,地上跑的除了汽車,都可以“入粥”。

餃子當然也可以有很多種,餡料怎麼變化,也盡可隨心所遇。

鮑汁(或豉汁)金錢肚,關鍵就在於這“金錢”二字,栩栩如生,又寓意吉祥。

我很喜歡廣東的生煎包,不同於上海生煎包,這種生煎包,面發得很鬆軟,略有一點香甜,餡料大多是叉燒口味,很香,但又不算膩。

青菜是不能少的,最簡單的白灼,澆上生抽。我以為,廣東的青菜吃法,還是相當健康的。不要小看上面的生抽,一位大廚曾經告訴我,他的廚房裏,最講究的調料,就是這生抽,一定要親自精心挑選才行。

在北京的時候,喜歡去金鼎軒喝夜茶,菜牌上的腸粉常年是停牌,看來北京還是缺少地道的廣東茶點師傅。於是到廣東後,一度喜歡腸粉,覺得用它當作主食,不會像米麵那樣發胖,呵呵,自欺欺人也罷,不過這腸粉的鮮滑口感,配上精心燉煮的配料,還是讓人讚不絕口滴:)

廣東的早茶其實吃起來滿舒服,吃得時候覺得很飽,也許是因為邊吃邊飲茶的緣故,很快就覺得消化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