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美食攻略

作者: 李大嘴

記錄,交流,分享.. 網絡的世界沒有國界!趕快來發布你的美食故事吧

貴陽美食攻略

來貴陽三年了,漸漸也習慣了這裏的生活。雖說是高原,但是由於海拔關係也沒啥特別的感覺。平日裏沒事就喜歡和朋友吃吃喝喝,再加上身邊有一隻非常饞嘴的豬,所以本地的美食算是差不多品嘗過了吧。而且由我一個外地人來推薦本地的東西,我相信更中肯哦。

如果你夏天想來貴陽旅遊的話,建議帶一件薄外套吧。這裏是避暑之都嘛,夏天氣溫基本在27.8左右,非常怡人,可是只要一下雨,是很冷的哦。用本地話來說就是:“下雨當過冬”。

先來一張城市的圖片,可以看見天空很藍。高樓大廈與低矮小棚並存,是這城市的一大特色。

1:花溪

花溪離貴陽市區有17公里,開車10幾20分鐘就到。現在已經成為貴陽市民放假時休閒娛樂的主要場所。這裏湖光山色,綠樹成蔭,空氣新鮮,平均溫度比市區低2-3度。花溪公園整個由一條碧綠的花溪河環繞,很是美麗。

著名的美食是王記和飛碗牛肉粉,我很多省外的朋友都聽說過哦~個人比較偏好於飛碗家,而且一定要在這裏總店來吃。清香的口感真是無人能及。

飛碗旁邊的冰漿也很出名呢,所謂的冰漿就是把水果和冰用攪拌機攪稀了,放在杯子裏,灑上豆粉用勺子和吸管吃。買西瓜味的比較多,可是我喜歡鳳梨的呢。

還有青岩小豆腐、洋芋粑、燒烤等就不一一介紹了,因為本人覺得這裏的味道不是最好的。

其實花溪最好吃的就是各式粉了,哪怕是路邊的小店裏賣的味道都很好的呢。

2:青岩古鎮

和花溪是一個方向的,離市區有29公里。是一座建於600年前的軍事古鎮,交錯密佈於鎮內的明清古建築。近年比較值得一提的是這裏也是電影《尋槍》的拍攝地。

有二個門進去要25/人的票。可是你從東邊的城門進去,是不要錢的哦!

相比麗江而言,這裏名氣雖小。可古建築卻無一不是貨真價實的存在著幾百年了。有一種原汁原味的樸實美。記得在一個阿姨的家裏看見一張很古老的床,真是漂亮到了極致。阿姨說這床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了。

青岩平時去人不會太多,現在還處於逐漸發展中,這裏的人生活都挺悠閒自在的。,有些小酒吧、小店鋪之類的。但是升值潛力不可估量喲!這裏最熱鬧的應該就是廟會(還是觀音生日什麼的?)我只去過一次,真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呀。能感受到千百年來的風俗習慣,未曾變過。

去青岩遊玩,也許你逛完古鎮只需要半小時吧,那麼來這裏的重點是什麼呢?—— 當然就是美食啦!

玫瑰糖、鹵豬腳、雞辣角、糕粑稀飯、米豆腐、青岩小豆腐……同樣的東西,在這裏吃到味道就是不一樣呢。想想都要留口水了!

玫瑰糖:要買黃老伯家的,因為傳說他家有口蜜泉,哈哈。我沒見過,但是確實他家的最有名。建議買幾袋送人,反正也很便宜。

鹵豬腳:這裏面大大小小幾十家店都賣這個。吃一點很香,可是吃多了會覺得膩。有人說這裏好吃,有人說那裏好吃,我倒覺得都不錯的。要是拿不准就找家人多的吧。

雞辣角:這個角不是角(哈哈,精分!),具體怎麼念我找不到合適的字代替,類似於“咯”吧。這東西真是美味,很香很辣。老乾媽也有這個香辣醬。可是當你在青岩吃到老闆親手做出來的雞辣角你會覺得這才叫正宗嘛!不過覺得有點貴,小小一份都是25。還是買來打包回家比較划算。

糕粑稀飯:下面是藕粉,上面放上一個煮熟了的米糕團。一般吃前先撒上些瓜子、芝麻、花生仁、蜜餞之類的配料,然後用勺子把米糕搗碎,和在藕粉裏一勺勺吃,很多人都很愛吃,不過我對甜食不怎麼有興趣。

米豆腐:這裏的米豆腐可是獨一無二的嫩綠色哦,吃起來冰涼爽口,配上紅豔豔的貴陽特產油辣椒,香呢!我喜歡吃鹵豬腳的時候配上米豆腐,這樣就不會覺得膩啦!

青岩小豆腐:前文提到花溪也有這樣的小豆腐,實際上貴陽滿大街都能看到提著擔子賣的人。可是這樣的小豆腐只有在青岩吃才是最好吃的,有韌性、有嚼頭、回味無窮……配上一小碗有著糊辣椒(就是幹辣椒面,不過比較粗)、折耳根、醬油、醋、蔥的佐料,沾著吃。一個2毛錢,聽來便宜,可是吃幾百個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呢!

3:音寨
還有一個古鎮很出名,現在只要天氣好,很多自駕的、背包的都會去這裏。只是稍遠一些,開車大概要一個多鐘頭的樣子。它就是位於貴定的布依族村寨——音寨, 是黔中最美好的田園民族自然景觀之一。貴州人給這裏取了一個很美的名字,叫“金海雪山”。為什麼叫這個名字呢?看了圖片你就知道啦!

每年到三月,音寨萬畝金黃的油菜花和千頃雪白的李子花交相輝映,美不勝收。

音寨的和青岩一樣,也是600多年。個人感覺這裏的風景更勝一籌。

除了春天的金海雪山以外,還有一條清澈的小河靜靜穿過寨子四周,遠處的山寨看似簡單,實則四通八達哦!這裏的民居與青岩又不同,有很多泥土構造的房屋,看上去更加古老、滄桑。而這裏的夏天,油菜花地會變成了綠油油的一片,在藍天白雲的襯托下,心情也會格外舒暢。再往裏走是新開發的度假別墅,別墅的整體風格有點類似麗江的商品房,看上去還不錯。

在音寨玩什麼呢?一般我們是去看風景、拍照,當然很多人喜歡在那裏曬著暖暖的太陽打麻將。可以在河邊燒烤,或者游泳,這裏的水溫還是不錯的,只是夏天會突然暴雨傾盆,有些危險。

這裏最著名的美食便是“盤江狗肉”了。這裏的狗肉已經成為了一種飲食文化,相信很多人像我一樣在來貴陽之前早就聽說過花江狗肉,其實在貴州,盤江的狗肉一樣也很出名。

進音寨前左邊的那條道就是上過日本雜誌介紹的“狗肉一條街了”,滿街全是賣狗肉湯鍋的,我們常吃的是往前走一些過一座小橋,橋左邊的那家“橋頭狗肉”,他們家從小小的一間門面發展到了今天又上下三層,還有亭臺樓閣呢。呵呵……

雖說狗肉自古便有“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 的美譽,可是本人實在有心理障礙,再加上貴州的狗肉裏面為了除味,都加有新鮮薄荷葉。所以我不是很喜歡吃。不過他們家的小零嘴——包穀花。很大顆,很香甜!

4:紅楓湖

紅楓湖是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位於貴州清鎮、平壩縣境內,距貴陽33千米。紅楓湖是島嶼最多的高原岩溶湖泊,湖中有島嶼100多個,以岩溶地貌和湖光山色為特色。紅楓湖始建於1958年,當時挖水庫修電站。湖邊有座紅楓嶺,嶺上及湖周多楓香樹。深秋時節,楓葉紅似火,紅葉碧波,風景優美,故名“紅楓湖”。

聽起來還不錯吧,可是我只來過一次,而且是匆匆逛了一下就走了,所以感覺不是太深刻。這裏還收門票呢,60一張。不划算呀不划算~

因為來這裏就會經過清鎮,這裏的美食還是蠻重要的,不得不交代一下呀!

我們最常吃的就是清鎮的老瓦羊肉湯鍋(很出名的,一打聽都知道)及熱湯絲娃娃了,還有黃粑(可是我沒吃過)。前天才去喝了羊肉湯,hoho!

我最喜歡吃的就是熱湯絲娃娃,這絲娃娃有點類似於春捲,可是吃法大不同哦,是貴州特色小吃呢。而且平常吃的是涼的,這裏可是用牛肉湯配佐料的熱乎乎的呢。

為啥要叫絲娃娃呢,這是因其形狀上大下小猶如薄絲包的嬰兒,故名。“繈褓”是用大米麵粉烙成的薄餅,薄薄如紙卻—只有手掌那麼大。再捲入蘿蔔絲、折耳根 (魚腥草)、海帶絲、黃瓜絲、粉絲、醃蘿蔔、炸黃豆、糊辣椒等。在吃的時候,當然少不了注入酸酸辣辣的汁液。熱湯絲娃娃還有香濃的牛肉湯配喝,真是幸福!

第一次吃的時候,因為不會包,還被朋友嘲笑了一番,現在算是熟手了吧。

腸旺面、 絲娃娃、戀愛豆腐果、豆腐圓子、洋芋粑、辣子雞、酸湯魚、包餅油條、糯米飯……這些算是貴州特色美食中的佼佼者,最具代表性的了。

腸旺面是貴陽美食的精髓,結合了麻、辣、鮮、香、油貴陽菜的主要特色為一體。其中包含了手工擀制的勁道雞蛋面、鮮嫩的豬血旺、香脆的脆哨、口感十足的豬大腸、新鮮的黃豆芽。再配以紅豔豔的油辣椒及香噴噴綠油油的小蔥,看上去都讓人垂涎三尺了哦!

貴陽市出名的腸旺面有公園路的大眼睛腸旺麵館,不過我覺得比較油膩。還有很多家味道也挺好的,只是因為腸旺麵館都較小,而也我很少吃,所以抱歉具體位置說不出來啦。

說絲娃娃,絲娃娃就到了。呵呵……

前面介紹清鎮的時候介紹過熱湯絲娃娃,其實那是從傳統絲娃娃發展過去的。進入絲娃娃店的時候首先你面前的桌子上是放了很多很多的小盤子,有海帶絲、蘿蔔絲、折耳根、萵筍絲、黃瓜絲、涼麵、粉絲、醃蘿蔔、豆芽……還有一盤是米麵粉做成的小圓皮子(和春捲皮一樣),然後服務員會給你一個裝著糊辣椒、醬油等的小碗。

現在我們要開始包絲娃娃了,你可不要學我一樣鬧笑話哦。我第一次吃的時候是學吃春捲的樣子,把菜都裝進皮子裏,然後把碗裏的佐料用勺子舀進去再一口吃掉。當時把朋友們的眼淚都笑出來了。吃絲娃娃也是種藝術,包的好的就像上面發的那張圖片一樣,猶如在包小孩子一樣哦。

首先把喜歡吃的菜放進面皮裏,上面要多,下面少。技術棒的人可以包很大一堆進去耶!然後把下面的面皮對折一下,最後在上面撒上脆哨粉、炸黃豆、花生粉,再淋上一勺沾水,一口吃下去。呵呵~大功變告成啦!

差點忘了說,貴陽最有名的數飛山街的楊姨媽絲娃娃,不過我感覺只是名氣大而已。我們常吃的是叫醒獅路還是叫獅峰路的那家,沾水是小米椒的,很特別,他家的芽菜飯也超好吃,辣辣的。還有河濱公園門口的那家也常買!可是可是……我最最愛吃的,可能大家都猜不到哦。是省政府前面那個交際夜總會裏面的絲娃娃,哈哈~味道真的很棒,他家賣的的安順雞肉裹卷也是我吃到過最最好吃的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