鯽魚兩吃

魚丸潔白,湯鮮味美,造型美觀



主料 鯽魚500克

輔料 雞蛋

調料 鹽、味素、料酒、高湯各適量

鯽魚兩吃

烹飪方法(做法)

1、鯽魚剔骨,將魚骨和魚肉分別洗淨瀝水。

2、將魚肉剁成蓉,制成小丸子。魚骨加調料腌制入味,入油鍋中炸熟備用。

3、鍋上火,注入高湯,放入小魚丸,調味制熟,同裝入盤中,用炸好的魚骨圍邊,點綴盤飾即成。


評論

提供 鯽魚兩吃 的所有餐館


餐館名稱 点石斋小宴

所屬菜系 本帮江浙

人均價格 116.00

餐館地址 徐汇区永嘉路320号

餐館電話 021-54650270

 

“老洋房”,门面“简洁古朴”,配上“余秋雨先生的字”,“相得益彰”。“老式桌椅”,“陶质杯 碟”,“写意的字画和玉器装饰”,还有“窗外的梧桐和街灯”,点点滴滴都透露着“浓郁的沪上 风情”。吃的是“经典”的上海菜,葱烤鲫鱼、花生圆子汤、红烧肉焖蛋……味道“不失体面”, 适合三两好友“小酌”。想体验一下“书卷气息”的,可以来这里。

餐館名稱 点石斋小宴

所屬菜系 未知

人均價格 未知

餐館地址 未知

餐館電話 未知

 

“老洋房”,门面“简洁古朴”,配上“余秋雨先生的字”,“相得益彰”。“老式桌椅”,“陶质杯碟”,“写意的字画和玉器装饰”,还有“窗外的梧桐和街灯”,点点滴滴都透露着“浓郁的沪上风情”。吃的是“经典”的上海菜,葱烤鲫鱼、花生圆子汤、红烧肉焖蛋……味道“不失体面”,适合三两好友“小酌”。想体验一下“书卷气息”的,可以来这里。
地址 : 徐汇区永嘉路320号 电话 : 021-54650270 人均价格 : ¥116

餐館名稱 品川-中国川菜料理

所屬菜系 未知

人均價格 未知

餐館地址 未知

餐館電話 未知

 

桃江路乌鲁木齐路交界处的小花坛,一直是老外,摄影师,旅行者纷至沓来的宝地,因为这里最能反映出东西方的文化碰撞。在美领馆,法领馆的环抱下,在桃江路老外酒吧的热闹边,老百姓依然故我的生活着,练功的练功,拉琴的拉琴,跳舞的跳舞,涌动的岁月也在这里沉淀安静了下来。 喜欢这里的人多了,短短的桃江路便开始在餐饮上面热闹了起来,苏格兰的,日本的,本帮的,如今,在最早的欧玛利对面,新吉士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在桃江路上的第二家餐馆也开了出来。选这个东西方纠缠最厉害的地方做川菜,就是因为老板想把它作为现代派餐饮的桥头堡,让中外食客都来领一下走向现代的川菜风尚。 来到品川的门口,就知道,这可不是一家简单的川菜馆,古典和现代的整体建筑风格;门两旁,西方的铁艺坐椅,东方的竹子相安无事;大堂里,简单洗练的线条和摆饰神清气爽;在辅楼的玻璃平顶下坐着,还以为是在一家西餐厅;包房大色块的青绿,让食欲一下就钩了出来。从这一切就可以看出,这里一定不是土法的川菜,而是运用现代派多元素组合的手法来烹饪的新川菜。 这跟品川的厨师很有关系,大师傅的来历还真有的说。2002年度在全国厨师节获两大金奖的大师傅,在四川练下了真工夫,又在赴粤进修的过程中领悟了粤菜的精髓,回川后就开始着手创新,把传统川菜的格式化大刀阔斧的进行了改良:把广东的调料与四川的调料综合化,在做法上更精致化,在口味上更农家化,把做菜的配料扩大到西南化,因此,做出的菜口感更加多元,味道更加丰富,我们先来尝尝大师傅得金奖的两个菜吧。 山寨花螺鸡,听起来就像从水边过来的压寨夫人做的一道菜,生猛得不行。吃起来,当然更让人叫绝:在川,粤两大调料的夹击下,一个菜硬是吃出了两个味,而且螺肉的脆和乌骨鸡的嫩在相互的映衬间,便显得脆的更脆,嫩的更嫩。 豆腐炖膏蟹,四川的炖功和广东菜一样是出名的,但是把海鲜炖着吃,可能是让品川拔了头筹。金红的膏蟹用碧绿的陶罐装出,一上桌,就让人齐声喝彩,把饮食文化做到这种份上,真让人大为开眼。 除此之外,品川的特色菜还真不少。吊锅鳝鱼段,听这个名字就感觉野趣十足,因为这就是从土法延伸出来的,川,粤的各种调料让鳝鱼的鲜美更加有汁有味。 上海人的葱油鲫鱼香飘万里,名声在外,现在品川拿了农家鲫鱼来打擂台了。用四川特有的农家土法泡菜加上鸡汤煮出的鲫鱼,哪一个鲜字了得。
地址 : 上海市徐汇区桃江路47号 电话 : 021 64379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