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大家談

記錄,交流,分享.. 網絡的世界沒有國界!趕快來發布你的美食故事吧

與你分享“世界上最棒的早午餐”

作者: elaine

暌違上海八年,這次遇到有兩最。這個帶引號的,自然是引用的,這項崇高的榮譽,是THEWineReview雜誌冠予上海外灘中心威斯汀大飯店的周日brunch的,而紐約時報及LonelyPlanet的評價就比較中肯,稱是“上海最好的早午餐”。這次有機會住該酒店,自然不能錯過。酒店公關為我訂了最好的位置,就在大堂咖啡廳的中庭。該brunch是每週日上午11點半到下午2點半,儘管每位收費是人民幣438元+15%的服務費,仍是客滿為患,因此除了一樓的咖啡廳,連二樓的prego義大利餐廳也同時開放,分上下兩層,拿食物都要坐電梯,確實不同凡響。食物的品種不是很多,基本款有的魚生、阿拉斯加的雪蟹、意式菜等,熱菜...

閱讀全文 »


早餐伺候你的中國胃:雞雜粥

作者: 漠漠

最近又在翻看魯豫的《心相約》,這書是我高中時候買的,很喜歡魯豫的文字和她的節目,知性,坦誠,不造作,有內涵的女子總是越看越美麗。看到她書中《落入咖啡陷阱》的那一章“算一下,我正式喝咖啡已經有9年的歷史了。9年中,咖啡帶給我很多美妙的享受,也給我留下了一個可怕的後遺症:早晨起床後,我如果不喝上一大杯又濃又黑的咖啡,中午12點一過,一定頭痛欲裂。”我不禁啞然失笑,對於飲食,每個人或許或多或少都有些自己獨特的嗜好,拿我自己來說我就是典型的中國胃口,我偶爾也會吃吃西餐,但是倘若一天沒能吃到一頓中餐,我的胃必然會造反,雖然不會像魯豫那樣喝不到咖啡會頭痛欲裂,但是我的胃會翻天覆地地泛酸,直到喝下一碗熱熱的...

閱讀全文 »


元宵節、吃湯圓的由來和民間傳說

作者: 晶晶

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複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闔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裏、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

閱讀全文 »


煮米飯的秘訣10招

作者: 上海小囡

1、1克茶葉用1000克開水泡4~9分鐘,濾去茶葉渣;將茶葉水倒入米中,按常規燜制即可,米飯色、香、味、營養俱佳。2、在蒸米飯時,每1500克米加2~3毫升醋,米飯無酸味,飯香更濃,且易於存放和防餿。3、陳米淘洗乾淨,清水中浸泡2(20分鐘)小時,撈出瀝幹,再放入鍋中加熱水、一(二三)湯匙植物油,用旺火煮開轉為文火燜半小時即可。若用高壓鍋,燜8分鐘即熟,米飯不粘鍋,且香甜可口。4、用秈米煮飯,可在水中加一撮鹽和幾滴花生油,然後攪拌均勻,煮出的飯同粳米一樣好吃。5、剩飯重蒸時,在鍋中水裏放入少量食鹽,能除異味。6、把剩飯煮成稀飯,常會煮得黏黏糊糊,若在煮前先用水沖一下就可避免。7、煮飯要用開水,...

閱讀全文 »


江蘇名菜平橋豆腐的故事

作者: 李大嘴

那天在老字型大小“同春園”品嘗了一道“平橋豆腐”,這道屬羹汁類菜品,非常清淡,由於食材中除了主料豆腐外,還有雞肉、火腿、蝦仁等配菜,不同食料的組合使得整道菜清淡不失味道鮮美,襯托出豆腐嫩滑的口感,給人以味覺的享受;而所有食料都切成小薄片,漂浮湯中,若隱若現。說實話,號稱饞嘴吃遍天下的我,其實孤陋寡聞,在此之前對平橋豆腐真不瞭解。回家後上網一古狗,發現竟有很多不止一個版本:傳說一:平橋是隸屬淮安的一座古鎮,瀕臨京杭大運河的東岸,古色古香的街道,加上淳樸敦厚的鄉風民俗,使這裏很自然地成為了富有情趣、令人嚮往的地方。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之時,乘龍舟路經這裏。當時有位名叫林百萬的大財主,認為這是天賜良機...

閱讀全文 »


快樂週末 紫菜飯卷

作者: 小墨

紫菜飯卷是近年來韓劇風行之後大眾比較青睞的食品之一。其實沒什麼大的特色,新鮮而已。操練此菜理由之一便是裏面放胡蘿蔔,是專治孩兒挑食的良方之一。此外,此菜適合加班帶飯、旅行途中以及外出遊玩食用。可涼食,也不用另外配菜,最主要,手抓即可,筷子都省了。最後那盒是老媽給大姐旅行準備的。韓劇中常常說“這是我帶著誠意做的”,對這句話深有感觸。每個主婦在N尺廚房揮刀掄鏟N十來年,大抵對做飯都是欲語還休了,說不厭煩那不現實。我體會,做菜最好做的是燉菜,一頓洗洗切切之後扔鍋裏完事,看好了火候就沒什麼大的難度了。其次是炒,對刀功,火候大小都有要求。炸的難度大了些,至於紅燒掛漿這些就都屬於高標準嚴要求的了。做飯是非...

閱讀全文 »


美食節,父親吃了盤涼粉

作者: 小墨

那是1990年10月,運城舉辦第一屆關公廟會暨名產名吃展銷會。整個一條街上,那叫一個熱鬧:13個縣的飲食服務行業八仙過海,各顯絕技,幾百種名產名吃,琳琅滿目,透著色香,味飄全城。城裏人自不必說,誰家也要傾巢出動,到展銷會上美美享享口福;就是鄉下人,也不放過這一難得的機遇,從各縣趕來,寬大的街道上人山人海,毗踵接肩,將各個攤點圍得水泄不通,津津有味地品嘗著他們過去只知其名、未謀其面的各種美食,打打牙祭。那年,七十又五的老父親,正好從鄉下老家來我家閑住。我非常高興,終於有機會盡盡孝心,讓受了一輩子苦的父親也飽飽口福。我因忙著值班,給了父親錢,讓他自己到會上轉一轉,“想吃什麼就買點什麼”,我特意交代...

閱讀全文 »


我與重慶美食

作者: 重慶仔

其實,對於我來說,一碗重慶小面就是我的美食了。走在街頭,聞到的那混合著海椒花椒香味的菜肴,不用吃到嘴裏,就已經是我的美食了。每到一個新地方,我都會計畫一下,要去哪里哪里享用當地的美食,唯獨回到重慶,根本不用計畫,隨便找個路邊攤一坐,那端到我面前的食物,肯定就是我要的美食,就算它的味道有些差強人意,我也會百分之百原諒它,忽略它,接受它,喜愛它。這碗可愛的肥腸幹溜面味道並沒有我想像中的好,可我還是幾筷子就吃完了。吃完上面的幹溜面,意猶未盡,又跑到隔壁一家館子要了一碗米粉,嗯,非常好吃!唉呀呀,不得了,我一邊貼圖一邊流口水哇!一天,女友媽媽生病住院,前去探望。和女友從醫院出來已是晚上七點,她問我想吃...

閱讀全文 »


地鐵六號線享下午@聖歐咖啡

作者: 上海小資女

白天還是豔陽高照的,一個星期連續的陰雨難得週末好天氣要出去逛逛,如今有了四通八達的軌道交通,到哪兒都不是問題,特別是軌道換乘,方便又省錢。今天第一次乘了六號線,ms主要為了世博會而建造的一條軌道交通,北起浦興路港城路,南至華夏西路濟陽路,有28也不知是29個站點,在“世紀大道”可以換乘4號和2號線,粉紅色彩帶作為標識,裏面的座椅是有點鄉氣的深粉紅色。全長33.521公里,站名都是我不認識的地方,2號換6號,換乘的時候引導的標記還是比較清晰的,上站和下站表明了,否則連哪兒跟哪兒都搞不清楚,呵呵~列車空間比1、2號狹窄了很多,沒在高峰時間乘坐,不知道人流量如何;非高峰時間基本都能坐上位~配套設施比...

閱讀全文 »


尋味私房菜之“大城小廚”

作者: sai

敢號稱“私家菜”的飯店肯定是要有兩把刷子的,去看看到底有幾把刷子就參加了團F,人多好點菜,呵呵~坐落在長沙路上,其實就在西藏中路、新閘路,路標就是那個新金橋廣場對面的一條小馬路,到了晚上很安靜,有點小隱隱於市的感覺~順著門牌號碼找到,門外一排腳手架搭建著,聽說是裝修門面以後招牌會顯得更加醒目一點~雖然不在弄堂裏面,但從格局上面看就是老式里弄房改建的,小雖小還五臟俱全,散座、小包、大包都有,衛生間還在五樓,呵呵~至於環境麼我覺得包房有點小擁擠,二樓的散客還不錯至少燈光很明亮,也顯得明朗許多~看了一下功能表,也算是fusion的,基本想要吃的菜都有,蠻符合人多的選擇,選菜這樣艱巨的任務就交給某位達...

閱讀全文 »


垂涎欲滴之小神田燒肉

作者: 上海小饕

終於有大魚大肉吃啦。約好七點開吃,早早的就到徐家匯公園的水塘邊看黑天鵝。天快黑了才發現某人發了短信問我在哪,回電話,此人正在美羅城happy。跑過去匯合,在美羅城閒逛了半天,才蹭往烤肉店。順著天鑰橋路走到南丹東路拐過去走走,就看到高高立在建築側面的招牌,kawayi的牛頭額。走到牛頭招牌下,看到露天擺了個招貼,一個招呼櫃檯,嘿嘿,明明就到了肉肉跟前啦。再轉進去十步,就可看到一個更加碩大的霓虹燈招牌!!!獨棟建築的烤肉店啊。剛說落落同學不知道在哪,一回頭看到一個爪子在我面前飄過,呃。說落落,落落就到了。她立刻給花花同學打電話催,結果發現三星沒有信號,於是只能用我的諾基亞3120了,嘿嘿,諾基亞就...

閱讀全文 »


吃蔬菜有講究 不為人知的誤區

作者: 李大嘴

多吃新鮮蔬菜好誰都知道,可並不是吃了新鮮蔬菜就可以達到營養需求的,要害在於人們吃菜的時候總存在一些過失的食用方法導致事倍功半,你也存在這些誤區嗎?危險啦……1. 久存蔬菜上班族通常喜歡一周做一次大採購,把採購回來的蔬菜存在家裏慢慢吃,這樣雖然節省時間、方便,但是要知道,蔬菜每多放置1天就會損失大量的營養素,例如菠菜,在通常狀況下(20℃)每放置一天,維生素C損失高達84%。因而,應該儘量減少蔬菜的儲藏時間。假如儲藏也應該選擇乾燥、通風、避光的地方。2. 丟掉含維生素最多的部分人們的一些習慣性蔬菜加工方式也影響蔬菜中營養素的含量。例如,有人為了吃豆芽的芽而將豆瓣丟掉,實際上豆瓣的維生素C含量比豆...

閱讀全文 »